鐵笛詩寄楊廉夫

一段清冰百鍊鋼,曾翻宮徵侍虛皇。 裂開黃鶴磯頭石,驚落青鸞鏡裏霜。 仙子佩環新樂府,翰林風月舊文章。 道人清節磨礱久,卻笑桓伊獨據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鐵笛:用鐵製成的笛子,此處指楊廉夫的笛聲。
  • 清冰:比喻聲音清澈純淨。
  • 百鍊鋼:經過多次鍛鍊的鋼鐵,比喻技藝精湛。
  • 宮徵:古代五音中的宮和徵,此處指音樂。
  • 虛皇:道教中的神祇,此處可能指天上的神明。
  • 黃鶴磯頭石:黃鶴磯,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漢市;磯頭石,指磯石,比喻堅固。
  • 青鸞鏡裏霜:青鸞,傳說中的神鳥;鏡裏霜,比喻笛聲清脆,如霜般冷冽。
  • 仙子佩環:仙子佩戴的玉環,比喻音樂的優雅。
  • 新樂府:唐代的一種詩歌體裁,此處指新穎的音樂作品。
  • 翰林風月:翰林,古代官名,掌管文學撰述;風月,指文學藝術。
  • 舊文章:指傳統的文學作品。
  • 清節:高潔的節操。
  • 磨礱:磨鍊,修養。
  • 桓伊:東晉時期的音樂家,擅長吹笛。
  • 據牀:佔據座位,指獨佔鰲頭。

翻譯

鐵笛之聲,如同一截清透的冰,又似百鍊而成的精鋼,曾在宮廷中演奏,侍奉天上的神明。那聲音彷彿能裂開黃鶴磯頭的堅石,驚落青鸞鏡中的冷霜。仙子佩戴的玉環奏出新的樂府,翰林學士筆下的風月則是舊時的文章。道人的清高節操經過長久的磨鍊,卻笑那桓伊獨自佔據着音樂的寶座。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楊廉夫鐵笛演奏的高超技藝和深遠影響。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將笛聲比作清冰和百鍊鋼,形容其清澈而堅韌;通過「裂開黃鶴磯頭石」和「驚落青鸞鏡裏霜」的誇張描繪,展現了笛聲的震撼力。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新樂府」與「舊文章」,以及道人的清節與桓伊的獨佔,表達了作者對楊廉夫音樂才華和人格魅力的雙重讚賞。

卞思義

元淮安山陽人,字宜之。氣宇疏曠,早年有詩名,長於詠物,以才賢,闢爲浙西憲府掾,改都水庸田司使。有《宜之集》。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