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安行韻

杖策來尋隱者居,閉門重著絕交書。 入城無事不騎馬,臨水有時看釣魚。 未羨淵明開菊徑,擬從諸葛住茅廬。 清時羽翼知多少,肯散黃金學二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杖策:拄着柺杖。
  • 隱者:隱居的人。
  • 絕交書:斷絕交往的信件,這裏指隱居者不與世俗交往。
  • 擬從:打算跟隨。
  • 清時:太平盛世。
  • 羽翼:比喻輔佐的人或力量。
  • 二疏:指漢代的疏廣和疏受,兩人都以清廉著稱。

翻譯

拄着柺杖來尋找隱居者的住所,閉門不出,重寫斷絕世俗交往的書信。進城時無事不騎馬,有時在水邊看人釣魚。不羨慕陶淵明開闢的菊園小徑,打算跟隨諸葛亮住在茅廬中。在太平盛世中,知道有多少輔佐的力量,但願不散盡黃金,學習疏廣和疏受的清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清廉生活的追求。詩中,「杖策來尋隱者居」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而「閉門重著絕交書」則體現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後句通過對陶淵明和諸葛亮的提及,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清廉生活的堅持,不願隨波逐流,而是希望學習古人的高尚品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反思。

卞思義

元淮安山陽人,字宜之。氣宇疏曠,早年有詩名,長於詠物,以才賢,闢爲浙西憲府掾,改都水庸田司使。有《宜之集》。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