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樓居:住在樓上。
- 溶溶:形容水流動的樣子。
- 近市:靠近市場。
- 執經:手持經書,指學習或傳授經書。
- 弟子:學生。
- 金馬:指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後泛指宮門或京都城門。
- 換帖:交換詩文。
- 山人:隱士。
- 贄: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所送的禮物。
- 白鵝:白色的鵝,此處可能指作爲禮物。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鐵笛:鐵製的笛子,音色獨特。
- 牙板:象牙製成的拍板,古代樂器。
- 翠兒歌:可能指美妙的歌聲。
翻譯
最喜歡住在西河邊的樓上,春天的河水緩緩流動,波光粼粼。 靠近市場的小橋上,雲影斑駁,隔着窗簾,雨聲中竹子的聲音格外多。 學生們手持經書,準備進入京城學習,隱士們交換詩文,以白鵝作爲見面禮。 想要在宴席上吹響鐵笛,但更想聽那美妙的歌聲和象牙拍板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河畔的寧靜生活圖景。詩中,「樓居最喜傍西河」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河畔居所的喜愛,春水溶溶、綠波盪漾,展現了生機盎然的春景。後句通過「近市小橋」和「隔簾疏雨」的細膩描繪,進一步以雲影、雨聲、竹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不失生動的氛圍。詩的後半部分則轉向人文景象,通過「執經弟子」和「換帖山人」的形象,展現了學問與隱逸的交融,而「鐵笛」與「牙板翠兒歌」的對比,則體現了詩人對音樂藝術的嚮往與欣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