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玄妙觀

古柏青衫鎖翠霏,寥陽金闕隱玄扉。 幡幢影動羣仙下,星斗壇空獨鶴歸。 高閣雲深分樹色,修廊雨過溼苔衣。 壁間若問雙龍跡,化作天池寶劍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毗陵:今江蘇省常州市的古稱。
  • 玄妙觀:道觀名,位於常州。
  • 寥陽金闕:指道觀中的神殿,金闕象徵神殿的尊貴。
  • 幡幢:佛教或道教中用來懸掛的旗幟。
  • 星斗壇:指道觀中用於祭祀星辰的壇場。
  • 苔衣:指苔蘚,這裏形容修廊潮溼,苔蘚生長。
  • 雙龍跡:可能指壁畫或雕刻中的龍形圖案。
  • 天池:神話中的仙境之地。

翻譯

古老的柏樹和青衫般的松枝被翠綠的霧靄所籠罩,玄妙的道觀中,神殿隱約可見。旗幟飄動,彷彿羣仙從天而降,星辰壇場上空,一隻孤獨的鶴飛回。高閣在雲霧中顯得樹影斑駁,長廊在雨後溼潤,苔蘚覆蓋。牆壁上的雙龍圖案,若有人問起,它們彷彿化作寶劍,飛向天池的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毗陵玄妙觀的幽靜神祕景象。通過古柏、青衫、翠霏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幡幢影動羣仙下」和「星斗壇空獨鶴歸」等句,運用了生動的意象,表達了道觀中仙境般的景象和神祕的宗教氛圍。結尾的「雙龍跡」與「天池寶劍飛」則增添了一抹神話色彩,使整首詩充滿了遐想和神祕感。

卞思義

元淮安山陽人,字宜之。氣宇疏曠,早年有詩名,長於詠物,以才賢,闢爲浙西憲府掾,改都水庸田司使。有《宜之集》。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