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善長設宴思遠樓湖船

綠野橋邊系短篷,歸來微雨溼青驄。 草堂無夢尋康樂,蓮社何人憶遠公。 海上相逢疑昨日,尊前談笑自春風。 明朝舊約知誰問,隔岸海棠花正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短篷:小船。
  • 青驄:青白色的馬,這裏指騎馬的人。
  • 草堂:隱士的居所。
  • 康樂:即康樂公,指謝靈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以隱逸著稱。
  • 蓮社:東晉時期的一個佛教社團,由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創立。
  • 遠公:即慧遠大師,東晉時期的佛教高僧。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海棠:一種觀賞植物,春季開花,花色豔麗。

翻譯

在綠野橋邊停泊着小船,歸來時微雨輕輕打溼了騎着的青馬。 不再夢想去尋找隱士的草堂,蓮花社中的人們又有誰會記得遠方的慧遠大師呢? 在海上相逢彷彿就在昨天,宴席上談笑風生,春風自得。 明天誰還會記得我們的舊約,隔岸的海棠花正紅豔豔地開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歸來的情景,通過「綠野橋邊系短篷」和「歸來微雨溼青驄」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歸途中的寧靜與愜意。詩中「草堂無夢尋康樂,蓮社何人憶遠公」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對過去時光的懷念。結尾的「隔岸海棠花正紅」則以豔麗的海棠花作爲背景,增添了詩意的色彩,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往昔的淡淡懷念。

卞思義

元淮安山陽人,字宜之。氣宇疏曠,早年有詩名,長於詠物,以才賢,闢爲浙西憲府掾,改都水庸田司使。有《宜之集》。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