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憫忠閣:古代建築名,可能與紀念忠烈有關。
- 卞思義:元代詩人。
- 闌干:欄杆。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比喻高遠或隱祕之地。
- 複道:高樓間或山岩險要處架空的通道。
- 星斗:星星的總稱。
- 觚棱:古代酒器,這裏比喻高聳的建築物。
- 憫忠:同情忠烈。
- 徵遼骨:指戰死在遼地的將士的遺骨。
- 破暗:破除黑暗,比喻消除困難或邪惡。
- 供佛燈:供奉在佛前的燈,象徵光明和智慧。
- 浣:洗滌。
- 京塵:京城的塵土,比喻世俗的紛擾。
- 振衣袂:抖動衣袖,比喻振作精神。
- 炎蒸:酷熱的暑氣。
翻譯
獨自登上那最高的樓層,東北方向的欄杆不敢倚靠。雲霧繚繞,彷彿靠近了神話中的蓬萊仙山,連着那高樓的通道;天空低垂,星星彷彿掛在高聳的建築之上。憫忠閣下,曾埋葬着戰死遼地的將士遺骨,破除黑暗的佛燈依舊空存。想要洗淨京城的塵埃,振作精神,冷風蕭瑟,卻能灑去炎熱的暑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登高望遠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忠烈的同情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雲近蓬萊」、「天低星斗」等意象描繪了高遠神祕的天空,與「憫忠曾葬徵遼骨」形成對比,突出了忠烈的崇高與犧牲。末句「欲浣京塵振衣袂,冷風蕭瑟灑炎蒸」則抒發了詩人想要擺脫塵世紛擾,追求清涼自在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