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陳實卿韻

· 趙汸
麟出非時祗漫傷,書成世亂孰爲祥。 石盤穿透能辭鈍,寶藏塵埋自發光。 千載有人非晚遇,名山何處可深藏。 流傳未廣慚推予,醬瓿誰家正倚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麟出非時:麒麟出現得不合時宜。麟,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徵吉祥。
  • 祗漫傷:只是徒然悲傷。祗,僅僅。
  • 書成世亂:在亂世中寫成的書。
  • 孰爲祥:哪有什麼吉祥。孰,誰,什麼。
  • 石盤穿透:比喻堅硬的東西被穿透。
  • 能辭鈍:能夠擺脫遲鈍。
  • 寶藏塵埋:珍貴的寶藏被塵土掩埋。
  • 自發光:自然地發出光芒。
  • 千載有人:千年之後還有人。
  • 非晚遇:不是晚來的機遇。
  • 名山何處:著名的山在哪裏。
  • 可深藏:可以深深地隱藏。
  • 流傳未廣:流傳得不夠廣泛。
  • 慚推予:慚愧地推薦自己。
  • 醬瓿誰家:醬缸是哪家的。醬瓿,古代盛醬的器具。
  • 正倚牆:正靠在牆上。

翻譯

麒麟出現得不合時宜,只是徒增悲傷,在亂世中寫成的書,哪有什麼吉祥。堅硬如石盤也能被穿透,擺脫遲鈍,珍貴的寶藏即使被塵土掩埋,也會自然發光。千年之後還有人,不是晚來的機遇,著名的山在哪裏,可以深深地隱藏。流傳得不夠廣泛,慚愧地推薦自己,醬缸是哪家的,正靠在牆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和象徵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時世的感慨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中「麟出非時」和「書成世亂」反映了作者對亂世的無奈和對理想的追求。後句以「石盤穿透」和「寶藏塵埋」爲喻,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內在的光輝。結尾的「流傳未廣」和「醬瓿誰家」則流露出作者對作品流傳不廣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亂世中的堅守與希望。

趙汸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後復從臨川虞集遊,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壎等被徵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註》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