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曲

· 趙雍
去年美人未還家,綠窗青春桃始花。桃花今年只依舊,美人別後長諮嗟。 芳心欲傳向誰愬,卷卻羅袖彈琵琶。琵琶聲哀思欲絕,衣上啼痕幾時滅。 共君別久胡不來,菱花寶鏡生塵埃。君隔揚子江,妾居黃金臺。 臺雖高,望無極,人萬里兮天咫尺。春水綠波春草碧,來魚去雁無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夢彫朱顏。青燈炯炯照不寐,攬衣起坐空愁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諮嗟(zī jiē):嘆息。
  • 愬(sù):訴說。
  • 琵琶(pí pa):一種絃樂器。
  • 啼痕(tí hén):淚痕。
  • 菱花寶鏡:古代鏡子的一種,常用來比喻美女的容顏。
  • 揚子江:長江的別稱。
  • 黃金臺:古代傳說中的地名,常用來象徵高貴或遠方。
  • 咫尺(zhǐ chǐ):比喻距離很近。
  • 彫(diāo):同「雕」,這裏指憔悴。
  • 炯炯(jiǒng jiǒng):形容光亮。

翻譯

去年春天,美人還未回家,綠窗前的桃花纔開始綻放。今年的桃花依舊盛開,但美人離去後,我長久地嘆息。

我心中的思念想要傳達給誰呢?我捲起羅袖,彈起了琵琶。琵琶聲中充滿了哀思,幾乎讓人心碎,衣上的淚痕何時才能消失?

與你分別已久,爲何你還不來?我的菱花寶鏡已積滿塵埃。你遠在揚子江邊,而我孤獨地居住在黃金臺。

黃金臺雖高,卻望不到盡頭,人隔萬里,心卻近如咫尺。春水綠波,春草碧綠,但來往的魚雁卻無你的消息。

日暮時分,月光顯得格外寒冷,我的相思如同夢境,使我日漸憔悴。青燈的光亮照得我無法入睡,我披衣起身,獨自坐着,心中充滿了愁嘆。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夜爲背景,通過桃花依舊、美人別後的對比,表達了深切的相思之情。詩中運用了琵琶、啼痕、菱花寶鏡等意象,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末尾的「日既暮兮月色寒」與「相思如夢彫朱顏」更是將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展現了詩人對遠方美人的無盡思念和孤獨等待的淒涼心境。

趙雍

趙雍

元湖州歸安人,字仲穆,號山齋。趙孟頫子。以蔭授海州知州,在官期年,除集賢待制、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工書畫,名重當世。 ► 33篇诗文

趙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