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行
憶昔丙子宋祚變,天兵南來混九縣。舉家避兵竄山岩,道逢哨騎落髇箭。
倉皇奔匿道旁家,弓槊穰穰短牆見。當時脫命五步間,店叟焚香身手顫。
行投李家日已晡,張燈招魂具膳餔。老人攢眉論興廢,我時雖幼知艱虞。
又聞土兵在嶺外,肝腦滿地紅模糊。偷生度日四五載,短衫窄袖忘詩書。
聖朝右文庠序起,始復勉學思爲儒。兩家昏姻益稠密,冠蓋城闉相絡繹。
君家氣運如新春,我家貧賤如前日。卻從丙午哭盤淵,六月赤煒行青天。
歲當饑饉路蕭瑟,殣殍橫野無炊煙。陂灘悍激落青浪,草樹蒙翳號悲蟬。
天道一週如電掃,偶向山中事幽討。兵飢定息太平久,少壯丘墳童稚老。
溪流改徙棟宇多,短植參天修木槁。後生秀者來如雲,欲陳往事誰可論。
烹羔擊鮮醉賓客,東家西家邀款門。所嗟淫雨連十日,不得登覽徒清尊。
天留老眼儻不死,重來山水與子笑傲觀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丙子:指特定的年份,此處爲紀年。
- 祚變:指朝代的更替。
- 天兵:指元朝的軍隊。
- 九縣:泛指廣大地區。
- 哨騎:巡邏的騎兵。
- 髇箭:箭的一種,這裏指箭矢。
- 倉皇:慌張、匆忙的樣子。
- 弓槊:弓箭和長矛,泛指武器。
- 穰穰:衆多、紛亂的樣子。
- 攢眉:皺眉。
- 艱虞:艱難憂患。
- 土兵:地方武裝。
- 紅模糊:血跡模糊。
- 昏姻:婚姻。
- 城闉:城門。
- 赤煒:熾熱的陽光。
- 饑饉:饑荒。
- 殣殍:餓死的人。
- 蒙翳:遮蔽。
- 悲蟬:哀鳴的蟬。
- 幽討:隱居研究。
- 兵飢:戰亂和饑荒。
- 棟宇:房屋。
- 短植:矮小的植物。
- 參天:高聳入雲。
- 槁:枯萎。
- 秀者:優秀的人才。
- 烹羔擊鮮:烹飪羊肉和新鮮食物。
- 款門:拜訪門戶。
- 淫雨:連綿不斷的雨。
- 登覽:登高遠望。
- 笑傲:自在地笑談。
- 觀乾坤:觀察世界。
翻譯
回憶起丙子年,宋朝的命運發生了變化,元朝的軍隊南下,統一了九縣之地。我全家爲了躲避戰亂逃入山中,途中遇到了巡邏的騎兵,箭矢如雨。我們慌忙逃到路邊的一戶人家,只見短牆內武器紛亂。當時我僥倖逃脫,只差五步之遙,店主焚香,手顫抖着。我們投宿在李家,天色已晚,點燈招魂,準備晚餐。老人皺眉談論着興衰,我那時雖小,卻也知道艱難。又聽說地方武裝在嶺外,地上滿是血跡。偷生度日四五年,我已忘記詩書,穿着短衫窄袖。元朝重視文教,我開始努力學習,想要成爲儒者。兩家婚姻關係更加緊密,城門內外冠蓋絡繹。你家氣運如新春,我家依舊貧賤。從丙午年開始,我爲盤淵哭泣,六月的烈日高照。那年饑荒,路上蕭瑟,餓死的人橫屍遍野,沒有炊煙。溪流激盪,草木遮蔽,蟬聲悲鳴。天道輪迴,我偶然在山中隱居研究。戰亂和饑荒已定,太平久矣,少壯已逝,兒童已老。溪流改道,房屋多變,矮植參天,高木枯萎。後來的人才雲集,想要談論往事,卻無人可論。烹飪美食,醉倒賓客,東家西家紛紛邀請。可惜連綿十日的大雨,無法登高遠望,只能清酒相伴。如果老天留我一命,我願再次與山水相伴,笑傲觀乾坤。
賞析
這首作品回憶了作者在元朝初年的艱難歲月,以及後來的生活變遷。詩中通過對比戰亂與和平,貧賤與富貴,表達了對過去苦難的回憶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作者在描述戰亂時的倉皇逃亡、饑荒時的淒涼景象,以及和平時期的學術追求和家庭幸福,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變遷和個人命運的起伏。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希望能在太平盛世中與山水相伴,笑看世界。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個人經歷的敘述,反映了元朝初年的社會狀況和人民的苦難。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
劉詵的其他作品
- 《 石菖蒲 》 —— [ 元 ] 劉詵
- 《 臨江傅用賓以詩見贄並貽端石用韻爲謝 》 —— [ 元 ] 劉詵
- 《 庚午春夏閒居即事三首 》 —— [ 元 ] 劉詵
- 《 癸卯元日晴繼復雪亦不廢出穀日復晴歸鄉塗宿上元觀燈野廟隨所賦得十絕 》 —— [ 元 ] 劉詵
- 《 石洞雜賦三首石洞 》 —— [ 元 ] 劉詵
- 《 友人楊君所往金陵省忠襄公墓學士虞公送以詩壯鬱沈痛使人流涕因用韻爲別次篇遠哀雍公以虞詩序及此故也二首 》 —— [ 元 ] 劉詵
- 《 癸卯元日晴繼復雪亦不廢出穀日復晴歸鄉塗宿上元觀燈野廟隨所賦得十絕 》 —— [ 元 ] 劉詵
- 《 山中二首 》 —— [ 元 ] 劉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