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坡書楚頌卷

· 滕斌
歐公家潁川,坡老田陽羨。 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戀。 種橘知何時,何時歸去兮? 歸而謀之婦,惜無李衡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歐公:指歐陽修,北宋文學家。
  • 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歐陽修的故鄉。
  • 坡老:指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
  • 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蘇軾曾在此地有田產。
  • 非吾土:不是自己的家鄉。
  • 種橘:指蘇軾在《楚頌》中提到的種橘之事。
  • 李衡妻:李衡是唐代人,其妻因李衡被貶而自殺,這裏指蘇軾的妻子沒有像李衡妻那樣爲丈夫的遭遇而自殺。

翻譯

歐陽修的家鄉在潁川,蘇軾的田地在陽羨。 雖然這些地方都不是我的家鄉,但我卻對此地留戀不已。 種橘的事情何時才能實現,何時才能歸去呢? 歸去後要和妻子商量,可惜我沒有像李衡那樣的妻子。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歐陽修和蘇軾的家鄉與田地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這兩位文學巨匠的敬仰以及對他們生活足跡的留戀。詩中「種橘知何時,何時歸去兮?」反映了作者對歸鄉的渴望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結尾的「歸而謀之婦,惜無李衡妻」則巧妙地以李衡妻的典故,表達了對家庭和妻子的思念,同時也透露出對蘇軾遭遇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文人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

滕斌

滕斌

元黃州黃岡人,字玉霄,一名賓。喜縱酒,其談笑筆墨,爲人傳誦。武宗至大間任翰林學士,出爲江西儒學提舉。後棄家,入天台山爲道士。有《玉霄集》。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