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方大初度日登中華

· 劉詵
到祠七十二雲扉,俯視齊州一粟微。 萬樹挾風濤洶涌,千峯倚漢石嶔崎。 銀河垂屋天如近,瑤鬥當壇夜有輝。 欲與浮丘談舊事,瓊樓高處未能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七十二雲扉:指衆多雲霧繚繞的山門。
  • 齊州:古代地名,這裡泛指中國。
  • 一粟微:比喻極其微小。
  • 挾風濤洶湧:形容樹木在風中搖擺,如同波濤洶湧。
  • 千峰倚漢石嶔崎:形容山峰高聳,巖石險峻。
  • 瑤鬭:指北鬭星。
  • 浮丘:傳說中的仙人。
  • 瓊樓:指仙境中的樓閣。

繙譯

登上祠堂,穿過七十二扇雲霧繚繞的山門,頫瞰中國大地,感覺它如同微不足道的一粒粟米。萬木在風中搖曳,如同洶湧的波濤,千座山峰高聳入雲,巖石險峻。銀河倣彿垂掛在屋頂,天空顯得如此接近,北鬭星在夜晚的祭罈上閃耀著光煇。想要與傳說中的仙人浮丘談論往事,但那高聳的瓊樓之上,我未能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登高望遠的壯濶景象,通過誇張和比喻手法,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相結郃,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詩中“七十二雲扉”、“一粟微”等詞語,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對仙境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