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樑承旨

· 鄭東
太平天子重詞臣,色爛官袍寵澤新。 應對金鑾明日月,步趨玉署上星辰。 夜分執笏傳宣急,晝永揮毫草誥頻。 自愧不才頭已白,秋風垂釣大江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色爛:色彩鮮豔奪目。
  • 官袍:官員的制服。
  • 寵澤:寵幸和恩澤。
  • 金鑾:指皇帝的朝堂。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負責編纂國史和起草詔令的機構。
  • 星辰:比喻皇帝或朝廷。
  • 夜分:深夜。
  • 執笏:手持笏板,古代官員上朝時用來記事的小板。
  • 傳宣:傳達皇帝的命令。
  • 草誥:起草詔書。
  • 不才:自謙之詞,意指自己沒有才能。
  • 垂釣:釣魚,常用來比喻隱居或閒適的生活。

翻譯

太平盛世的天子特別看重文臣,他們穿着色彩鮮豔的官袍,享受着新的寵幸和恩澤。在金鑾殿上應對皇帝,如同日月般光輝,步入翰林院,彷彿步上了星辰。深夜裏手持笏板急忙傳達皇帝的命令,白天則頻繁揮毫起草詔書。我自愧沒有才能,頭髮已經斑白,秋風中在大江邊垂釣,享受着寧靜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文臣在太平盛世中的榮耀與忙碌,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詩中「色爛官袍寵澤新」一句,既展現了文臣的榮耀,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自己在朝中的忙碌與晚年的閒適,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和對現狀的接受。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鄭東

元溫州平陽人,字季明,號杲齋。幼嗜書,明《春秋》。嘗應科舉,不合主司,即棄去,致力爲古文。歐陽玄奇其才,欲薦之,會疾卒。弟鄭採亦有文名。有《鄭氏聯璧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