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泰甫貢先生還朝便先往浙東訪妻子

聖主中興憶舊臣,白頭自分老無聞。 傷心轉在朝天日,經亂維存報主身。 去國十年渾似夢,到家一飯忍忘君。 太平政爾煩經濟,宣室非幹問鬼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主:指當時的皇帝。
  • 中興:指國家由衰落而重新興盛。
  • 舊臣:老臣,指長期服務於朝廷的官員。
  • 白頭:頭髮變白,指年紀已老。
  • 自分:自認爲,自以爲。
  • 經亂:經歷戰亂。
  • 報主:報效君主。
  • 去國:離開國家,指離開朝廷或故鄉。
  • 渾似夢:完全像夢一樣。
  • 一飯:一頓飯,比喻極小的恩惠。
  • 忍忘君:怎能忘記君主。
  • 政爾:正是如此。
  • 經濟:指治理國家的能力和策略。
  • 宣室:古代皇帝處理政事的宮室。
  • 非幹:不是爲了。
  • 問鬼神:指詢問超自然的事物,這裏比喻不切實際的事情。

翻譯

聖明的君主在中興之際懷念老臣,我這白髮蒼蒼的老人自認爲已老無所聞。 令人傷心的是在朝見天子的日子裏,經歷了戰亂,只有報效君主的身體尚存。 離開國家已有十年,一切彷彿夢境,回到家中,一頓飯的時間也難以忘記君主的恩情。 太平盛世正是需要治理國家的時候,宣室中的事務絕不是爲了詢問鬼神這類不切實際的事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君主的感激之情。詩中,「聖主中興」與「舊臣」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對國家的深厚感情。通過「經亂維存報主身」和「到家一飯忍忘君」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己即使在困難和安逸中都不忘報效君主的決心。最後兩句則強調了在太平盛世中,真正的任務是治理國家,而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事物,體現了詩人的務實精神和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

李士瞻

元南陽新野人,徙漢陽,字彥聞。順帝至正十一年進士。闢中書右司掾歷吏、戶二部侍郎。累拜樞密副使。條上二十事,帝嘉納,遷參知政事。仕至翰林學士承旨,封楚國公。有《經濟文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