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雲 · 白嶽晴雲

菖杏春風后,茅茨野水頭。晴雲弄色藹林丘。雨意未能休。 京縣民無賦,郊田歲有秋。明朝去學種瓜侯。身世寄菟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菖杏(chāng xìng):指菖蒲和杏花,都是春天的植物。
  • 茅茨(máo cí):茅草屋頂,指簡陋的房屋。
  • (ǎi):和藹,這裏形容雲彩柔和。
  • 林丘:山林和丘陵。
  • 雨意:即將下雨的跡象。
  • 京縣:首都附近的縣。
  • 歲有秋:每年都有豐收。
  • 種瓜侯:指隱居種瓜的人,比喻隱士。
  • 身世:個人的經歷和境遇。
  • 菟裘(tú qiú):古代一種隱居的生活方式,指隱居之地。

翻譯

春風過後,菖蒲和杏花盛開,茅草屋坐落在野水之畔。晴朗的雲彩變換着顏色,柔和地覆蓋着山林和丘陵。儘管雨的跡象依舊存在,但似乎不會立刻降臨。首都附近的縣民無需繳納賦稅,郊外的田地每年都有豐收。明天我將去學習成爲那種瓜的隱士,將我的生活和命運寄託於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田園的寧靜畫面,通過「菖杏春風后」和「晴雲弄色藹林丘」等句,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自然的和諧。詩中「京縣民無賦,郊田歲有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安定與繁榮。結尾的「明朝去學種瓜侯,身世寄菟裘」則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體現了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熱愛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