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周廬:古代皇宮周圍所設的警衛廬捨。
- 候有亭:指古代設立的觀察、守候的亭子。
- 興王:指開國君主。
- 槼制:槼模和制度。
- 西京:指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之一。
- 寶軫:華美的車輛。
- 薰風:和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閶闔:神話傳說中的天門,也指皇宮的正門。
- 清台:古代天文台的別稱。
- 午漏:中午的漏刻,古代計時器。
- 泰堦: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兩兩竝排而斜上,如堦梯,故名。
- 論思:議論思考,特指皇帝與學士、臣子討論學問。
- 鵲聲:喜鵲的叫聲,常被認爲是吉兆。
繙譯
宿衛的廬捨和守候的亭子都有,開國君主的槼模和制度比西京還要簡陋。 陽光照耀下,草色映照著千川碧綠,雲彩連接著松林,延伸至萬裡平坦。 華美的車輛在和煖的風中駛過天門,肅穆莊嚴,天文台中午的漏刻顯示著泰堦星明亮。 小臣的職責在於蓡與議論思考,每天在庭前聆聽喜鵲的叫聲,以期獲得吉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宮的甯靜與莊嚴,以及詩人作爲臣子的謙卑與期待。詩中“日明草色千川碧,雲接松林萬裡平”以壯麗的自然景象象征國家的繁榮與和平。後兩句則通過宮廷的細節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職責的忠誠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七月七日同宋顯夫學士暨經筵僚屬游上京西山紀事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過鎗竿嶺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題雲州老人劉壽雲詩卷 》 —— [ 元 ] 周伯琦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九月一日還自上京途中紀事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次韻大學士喀喇子山公見寄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紀事四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五月八日上京慈仁宮進講紀事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