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西張廉訪二首

今代皇華使,張綱德業優。 弓刀閒上將,旌節按諸侯。 強禦成擒虎,高才善解牛。 遙憐浙江水,不向宛溪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皇華使:指皇帝派遣的使者,這裏特指廉訪使。
  • 張綱:人名,指張綱,此處可能指廉訪使張綱。
  • 德業優:德行和業績都很優秀。
  • 弓刀閒上將:指武將閒置不用,弓刀指武器,閒同「閒」。
  • 旌節按諸侯:旌節是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按指巡視,諸侯指地方官員。
  • 強禦成擒虎:強禦指強硬的抵抗,擒虎比喻制服強敵。
  • 高才善解牛:高才指才能出衆,解牛出自《莊子》中的庖丁解牛,比喻技藝高超。
  • 遙憐浙江水:遙憐指遠望而憐愛,浙江水指浙江的河流。
  • 不向宛溪流:宛溪是地名,這裏指浙江的水不流向宛溪。

翻譯

當今時代的皇華使者,張綱的德行和業績都非常優秀。 武將閒置,武器不再使用,而使者手持旌節巡視各地官員。 能夠制服強硬的敵人,如同擒虎一般,才能出衆,技藝高超如同庖丁解牛。 遠望浙江的河流,心生憐愛,但它並不流向宛溪。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廉訪使張綱的德行和才能,通過對比武將的閒置和使者的活躍,突出了張綱的卓越。詩中運用了擒虎和解牛的典故,形象地描繪了張綱的英勇和智慧。結尾的「遙憐浙江水,不向宛溪流」則帶有一定的寓意,可能暗示了張綱的使命和浙江地區的特殊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張綱的敬仰之情。

汪澤民

元寧國宣城人,字叔志,號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進士。授嶽州路同知,歷南安、信州、平江三路總管府推官,治獄明敏。調兗州知州,除國子司業,與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遷集賢直學士,尋以禮部尚書致仕。與張師愚合編有《宛陵羣英集》。卒諡文節。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