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翠微寺

堂上麻衣坐,階前錫杖泉。 人依碧霄近,寺與翠微連。 山擁無塵地,雲開宿雨天。 明當臨絕頂,禪榻借高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錫杖泉:指僧人用錫杖敲擊地面,泉水涌出的地方,象徵着僧人的修行和法力。
  • 碧霄:指天空,比喻高遠。
  • 翠微:山名,這裏指山色蒼翠。
  • 無塵地:指清淨無垢的地方,比喻修行之地。
  • 宿雨:指前夜的雨。
  • 禪榻:指供僧人打坐或休息的牀榻。

翻譯

堂上坐着穿着麻衣的僧人,臺階前是那神奇的錫杖泉。 人們彷彿靠近了碧藍的天空,寺廟與翠微山緊密相連。 山巒環抱着一片無塵的淨土,雲霧散開,露出了昨夜雨後的天空。 明天我將登上那最高的山頂,在禪榻上借宿高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汪澤民在翠微寺的所見所感。詩中,「錫杖泉」、「碧霄」、「翠微」等詞語,不僅描繪了寺廟的清幽環境,也體現了詩人對高遠、清淨境界的嚮往。後兩句「山擁無塵地,雲開宿雨天」則進一步以山和雲的變化,來象徵內心的寧靜與超脫。結尾的「明當臨絕頂,禪榻借高眠」則表達了詩人對即將到來的山頂禪修生活的期待,展現了詩人追求精神淨化和心靈安寧的願望。

汪澤民

元寧國宣城人,字叔志,號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進士。授嶽州路同知,歷南安、信州、平江三路總管府推官,治獄明敏。調兗州知州,除國子司業,與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遷集賢直學士,尋以禮部尚書致仕。與張師愚合編有《宛陵羣英集》。卒諡文節。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