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宋顯夫學士馬上偶成

西望高榆夾岸垂,行人六月着綿衣。 苑沙飽雨晴含溼,露草迎陽曉散輝。 華闕中天當北極,穹廬千帳列重圍。 玉堂仙伯消長日,佳句盈囊發漸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苑沙:指皇家園林中的沙地。
  • 穹廬: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這裏指蒙古包。
  • 玉堂仙伯:對宋顯夫的美稱,意指其如仙人般高潔,居住在玉堂(翰林院的別稱)之中。

翻譯

西望高大的榆樹夾岸垂下枝條,六月的行人卻穿着綿衣。 皇家園林中的沙地飽受雨水,晴天時顯得溼潤,露水沾溼的草地在晨光中散發着光輝。 華麗的宮闕高聳入雲,正對着北極星,周圍是排列成重重包圍的蒙古包。 宋顯夫這位玉堂中的仙人,消磨着漫長的日子,佳句裝滿了囊中,但創作的詩句卻漸漸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皇家園林的景色,通過「高榆夾岸垂」、「苑沙飽雨」、「露草迎陽」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自然之美。詩中「華闕中天」與「穹廬千帳」形成對比,既展現了皇家的莊嚴,又體現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特色。結尾處對宋顯夫的讚美,既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認可,也透露出對其創作日漸稀少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