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瀆祠留題三首

先公受詔沉龍簡,刻石庭中四十年。 攀抱烏號俱已矣,瞻摩手澤尚依然。 明禋世使承榮遇,勝槩重盟締宿緣。 千載山川人物在,續書嘉應亦華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濟凟祠:位於中國河南省濟源市,是祭祀濟水的神祠。
  • 龍簡:古代用於祭祀的玉器,形似龍。
  • 攀抱烏號:指哀悼死者,烏號是古代一種表示哀悼的樂器。
  • 明禋:明亮的祭祀,指莊嚴的祭祀儀式。
  • 勝槩:勝景,美景。
  • 宿緣:前世的緣分。
  • 嘉應:美好的廻應或結果。
  • 華顛:指年老,頭發花白。

繙譯

先父受命沉下龍簡,刻石於庭中已四十年。 哀悼之聲已逝,但觸摸他的遺物依舊感懷。 莊嚴的祭祀儀式世代承襲,美景與前世緣分再次結盟。 千年的山川與人物依舊在,續寫的美好廻應也顯老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廻憶先父的祭祀活動,表達了對家族傳統的尊重和對先人的懷唸。詩中“攀抱烏號俱已矣”一句,既展現了哀悼之情,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後兩句則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宿緣的感慨,抒發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歌的特點。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