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焦山寺

涉江已閱裴公洞,復訪焦先到此山。 險絕遠同巴蜀峽,巋然對峙海門關。 神蛟戲浪時潛躍,野鳥巢林自往還。 建業青山廣陵樹,開軒盡在酒壺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涉江:渡過江河。
  • 裴公洞: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著名的洞穴或景點。
  • 焦先:人名,可能是指焦山寺的創建者或與該寺有重要關聯的人物。
  • 巋然:形容山峯高大、穩固的樣子。
  • 對峙:相對而立。
  • 海門關:地名,可能指靠近海邊的關隘或要塞。
  • 神蛟:傳說中的水中神獸,常用來形容波濤洶涌的景象。
  • 潛躍:在水下跳躍,形容水波翻滾的樣子。
  • 巢林:在樹林中築巢。
  • 建業:古地名,今南京市。
  • 廣陵:古地名,今揚州市。
  • 開軒:打開窗戶。
  • 酒壺間:比喻視野開闊,景色盡收眼底。

翻譯

渡過江河,我已經遊覽了裴公洞,現在又來探訪焦先所在的這座山。山勢險峻,遠看如同巴蜀的峽谷,兩座山峯高大穩固,相對而立,彷彿是海邊的關隘。水中神蛟在波浪中時而潛藏,時而跳躍,野鳥在樹林中築巢,自由地來來去去。打開窗戶,建業的青山和廣陵的樹木,盡在眼前,彷彿都在酒壺般的視野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遊歷焦山寺的所見所感。通過「涉江」、「復訪」等詞語,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嚮往和探尋。詩中「險絕遠同巴蜀峽,巋然對峙海門關」一句,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山勢的險峻和壯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後兩句通過對神蛟和野鳥的描繪,增添了自然的神祕和生機。結尾處「建業青山廣陵樹,開軒盡在酒壺間」,則巧妙地將遠處的景色融入眼前,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無限欣賞和陶醉之情。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