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入直四首

溶溶太液漲新波,鸂?鳧鷖點嫩莎。 百尺飛虹通步輦,東西別館得春多。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溶溶: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
  • 太液:指皇宮中的池塘。
  • 鸂?(xī chì):一種水鳥,類似鴛鴦但體型較大。
  • 鳧鷖(fú yī):野鴨和鷗鳥。
  • 嫩莎(nèn suō):新長出的莎草。
  • 飛虹:比喻橋樑。
  • 步輦(bù niǎn):古代的一種人力車,用於皇帝或貴族出行。
  • 別館:指皇宮中的其他館舍。

翻譯

皇宮中的太液池水波盪漾,新漲的水面泛起漣漪,鸂?、野鴨和鷗鳥在嫩綠的莎草上嬉戲。一座高聳的橋樑如飛虹般橫跨,連接着步輦可以通行的道路,東西兩側的別館裏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春時節皇宮內的景象,通過「溶溶太液」、「鸂?鳧鷖」等生動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飛虹通步輦」一句,既表現了橋樑的雄偉,也暗示了皇宮的繁華。結尾的「東西別館得春多」則進一步以春天的繁盛來象徵皇宮的富麗堂皇。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傳達出對春天和皇宮生活的讚美之情。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