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伯莢右轄: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長樂雲門港: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當時的某個港口。
- 劬勞:辛苦勞累。
- 罔極:無邊無際,這裏指母親的恩情深厚無比。
- 㓨血寫經:用血寫經文,表示極度的虔誠和悲痛。
- 銜哀陳陛:懷着悲痛的心情向皇帝陳述。
- 瘴海蠻煙:指邊遠地區的惡劣環境,瘴氣和煙霧瀰漫。
翻譯
母子相依四十秋,母年八十子恆憂。 母子相依爲命已經四十個春秋,母親如今八十高齡,兒子始終憂心忡忡。
劬勞未報當生別,罔極逾深重自尤。 母親的辛勞還未曾報答,如今卻要生離死別,母親的恩情深厚無比,我深感自責。
㓨血寫經天亦痛,銜哀陳陛孰爲謀。 用血寫經文,連天都感到悲痛,懷着悲痛的心情向皇帝陳述,又有誰能爲我謀劃呢?
君王若問臣消息,瘴海蠻煙日夜浮。 如果君王問起我的消息,就說我在那瘴氣瀰漫、煙霧繚繞的邊遠地區,日夜漂浮。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厚感情和無盡憂慮。詩中,「母子相依四十秋」一句,既展現了母子之間長期的相依爲命,也透露出詩人對母親年事已高的擔憂。「劬勞未報當生別」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母親辛勞未報的愧疚和即將生離死別的悲痛。最後兩句以邊遠地區的惡劣環境作比,暗示了詩人處境的艱難和內心的孤寂。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
李士瞻的其他作品
- 《 贈南臺察院椽脩敬宗管叔堅還臺 》 —— [ 元 ] 李士瞻
- 《 始餘發京師時已聞河南平章公克復濟南渠魁就擒計益都之寇可不煩餘力而下矣夫大將系國家安危行當慎重爲宗社計 》 —— [ 元 ] 李士瞻
- 《 十月十八日喜風順而作 》 —— [ 元 ] 李士瞻
- 《 責風伯 》 —— [ 元 ] 李士瞻
- 《 次楚門聞福州六月之變就簡倪仲凱郎中不候而去 》 —— [ 元 ] 李士瞻
- 《 壞舵歌 》 —— [ 元 ] 李士瞻
- 《 黑水洋爲風浪所飄見倭國界山船間雖有所賦成於一時苟簡殊未工也阻風之暇複次所懷再書船之左 》 —— [ 元 ] 李士瞻
- 《 十一月初二日發楚門 》 —— [ 元 ] 李士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