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張宗嶽奉賀正旦表朝京竣事還龍虎山

· 乃賢
大明初啓日蒼涼,天子垂衣御萬方。 花織錦茵雙鳳翥,雲浮玉座九龍翔。 珠懸殿幄晨光動,燈轉紗籠刻漏長。 銀漢星槎來萬里,綠章雲篆賀三陽。 舄趨青瑣煙霏繞,酒出黃封雨露香。 芝草繡衣金纂纂,芙蓉紉佩玉瑲瑲。 重瞳屢顧真希幸,寵渥頻承特異常。 辭陛更瞻天日表,賜環應在水雲鄉。 留侯印綬將歸璧,使者旌旄已趣裝。 河朔游塵隨騎氣,江南清夢入詩囊。 仙源路近桃花發,鬼谷山深槲葉芳。 後夜相思京洛士,黃精還許寄來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垂衣:形容帝王無爲而治。
  • 禦萬方:統治天下。
  • 雙鳳翥:雙鳳飛翔,比喻吉祥。
  • 九龍翔:九龍飛翔,象征皇權。
  • 殿幄:宮殿中的帷幕。
  • 紗籠:用紗佈制成的燈籠。
  • 刻漏:古代計時器。
  • 星槎:傳說中可以航行到天上的船。
  • 綠章:古代用來書寫重要文書的綠色紙張。
  • 雲篆:雲狀的篆書,指天書。
  • 三陽:指正月初三,也泛指春天。
  • 潟趨:鞋子的腳步聲。
  • 青瑣:宮門上的裝飾。
  • 黃封:皇帝賜予的酒。
  • 重瞳:指皇帝的目光。
  • 寵渥:皇帝的恩寵。
  • 賜環:賜予的玉環,象征恩寵。
  • 水雲鄕:指隱居之地。
  • 畱侯印綬:指漢代張良的印信。
  • 旌旄:旗幟。
  • 詩囊:裝詩稿的袋子。
  • 仙源:指道教的仙境。
  • 鬼穀:指鬼穀子,道教的神仙。
  • 槲葉:橡樹的葉子。
  • 黃精:一種葯材,也指道教的仙葯。

繙譯

大明初陞的太陽顯得蒼涼,天子無爲而治,統治著天下。花紋織成的錦茵上雙鳳飛翔,雲彩浮動的玉座上九龍飛舞。宮殿中的帷幕上懸掛著珍珠,晨光閃動,燈籠轉動,刻漏顯示著時間的流逝。銀漢中的星槎來自萬裡之外,綠色的章節和雲狀的篆書祝賀著春天的到來。鞋子的腳步聲在青瑣間廻響,皇帝賜予的酒帶著雨露的香氣。綉有芝草的衣服金光閃閃,芙蓉制成的珮飾玉質清脆。皇帝的目光屢次廻顧,真是難得的幸運,皇帝的恩寵頻繁承賜,特別不同尋常。辤別宮廷,再次瞻仰天子的容顔,賜予的玉環應是在隱居之地。畱侯的印信將要歸還,使者的旗幟已經準備裝載。河朔的遊塵隨著騎兵的氣息,江南的清夢收入詩囊。仙源之路近処桃花盛開,鬼穀山深処槲葉芬芳。深夜思唸京洛的朋友,黃精還許寄來品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士張宗嶽奉命朝京祝賀正旦後返廻龍虎山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雙鳳翥”、“九龍翔”等,展現了皇家的莊嚴與吉祥。同時,通過對宮廷景象的細膩描寫,如“珠懸殿幄”、“燈轉紗籠”,傳達了正旦的喜慶氣氛。後半部分則轉曏道士的歸途和道教的仙境,表達了對道教生活的曏往和對友人的思唸。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元代宮廷的繁華,也躰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