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墓

· 陸仁
城東盜發桓王墓,遺物書年見赤烏。 羣醜揚兵俱叛漢,弟兄汗馬憗開吳。 早思密隧藏弓劍,寧謂陰房出兔狐。 英氣如生風滿樹,焄蒿悽愴不能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桓王墓:指三國時期吳國開國皇帝孫權的兄長孫策的墓。
  • 赤烏: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徵吉祥。
  • 羣醜:指叛亂的羣賊。
  • 汗馬:比喻辛勤的勞作或戰鬥。
  • :願意,樂意。
  • 密隧:祕密的墓道。
  • 陰房:墓穴。
  • 焄蒿:香氣。
  • 悽愴:悲傷。

翻譯

城東盜賊挖掘了桓王孫策的墓,墓中遺物上記載的年份顯現出赤烏的吉祥。 那些叛亂的賊子們揮舞着兵器,都背叛了漢朝,而孫策和他的兄弟們卻願意辛勤戰鬥,開創了吳國。 他早有預感要祕密地埋藏自己的弓劍,難道會想到墓穴中會出現兔子和狐狸嗎? 他的英勇之氣彷彿如生,風滿樹梢,香氣四溢,讓人不禁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桓王墓被盜的情景,表達了對孫策英勇事蹟的緬懷和對叛亂的譴責。詩中「赤烏」象徵吉祥,與「羣醜」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孫策及其兄弟的忠誠與勇敢。後兩句通過對墓中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對英雄逝去的哀思,以及對其英魂不滅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歷史英雄的一種緬懷與頌揚。

陸仁

元河南人,寓居崑山,字良貴,號樵雪生,又號乾乾居士。沈靜簡默,明經好古。工詩文,善書。館閣諸公推重之,稱爲陸河南。有《乾乾居士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