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雨後賦兼寄城中諸友

· 袁易
今我不樂思出遊,宿酒昏昏仍懶惰。安得涼飆破煩鬱,竹頭搶地桐陰妥。 紈扇那能脫腕揮,紗巾不覺酣眠墮。誰喚飛雲起天末?政用此時持贈我。 渴龍掉尾下飲江,列缺爲右豐隆左。蜿蜒初若彌六合,變滅忽覆成麼麼。 長空收曀淨千頃,落日著山縣米笴。白衣蒼狗覓虛無,孤鶩斷霞明細瑣。 人生萬事風雨散,苦欲控摶無一可。嗟予學道良已晚,閱世忘憂今亦頗。 西疇䆉稏碧參差,南埭芙蓉紅婀娜。聊尋清景日追逐,況復川原秋淡沱。 故人城郭尚留連,何時共鼓吳淞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紈扇(wán shàn):用細絹製成的扇子。
  • 紗巾(shā jīn):輕薄的紗制頭巾。
  • 豐隆(fēng lóng):古代神話中的雷神。
  • 蜿蜒(wān yán):形容彎曲延伸的樣子。
  • 麼麼(me me):微小的樣子。
  • 收曀(shōu yì):指天空放晴。
  • 米笴(mǐ gě):米粒,這裏形容落日如米粒般大小。
  • 白衣蒼狗(bái yī cāng gǒu):形容雲彩變化無常。
  • 孤鶩(gū wù):孤獨的野鴨。
  • 控摶(kòng tuán):控制,把握。
  • 䆉稏(bà yà):稻穀的一種。
  • 婀娜(ē nuó):形容柔軟美好。
  • 淡沱(dàn tuó):形容水波輕柔。
  • 吳淞柁(wú sōng duò):指吳淞江上的船。

翻譯

我今天不想快樂,想要出遊,但昨晚的酒意還未消,仍然懶惰。如何能得到涼風來打破這煩悶,讓竹子低頭,桐樹的陰影安穩。 細絹扇子怎能從手腕上脫下揮動,輕紗頭巾不知不覺中讓我沉睡。是誰在天邊喚起了雲彩?正是這個時候,我想把它送給我。 渴龍搖尾下江飲水,雷神在右,風神在左。雲彩蜿蜒初現,彷彿遍佈天地,轉眼間又變得微小。 長空放晴,千里晴朗,落日如米粒般落在山城。雲彩變化無常,如白衣蒼狗,孤鶩在斷續的霞光中顯得細小。 人生中的萬事都如風雨般散去,想要把握卻無從下手。我感嘆自己學道太晚,現在也已忘卻憂愁。 西邊的稻田碧綠參差,南邊的芙蓉紅豔婀娜。我只想尋找這清新的景色,日日追逐,何況這川原在秋日裏顯得格外柔和。 城中的朋友們還在留戀,何時我們能一起划船去吳淞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雨後的心情與對自然的觀察。詩中,詩人表達了對出遊的渴望,但又受困於酒後的懶惰。他期待涼風能帶來解脫,同時描繪了雲彩的變幻莫測,以及落日的美景。詩人的心情從煩悶到欣賞自然之美,再到對友人的思念,情感豐富而細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

袁易

元平江長洲人,字通甫。力學不求仕進。闢署石洞書院山長,不就。居吳淞具區間,築堂名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讎。有《靜春堂詩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