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庸開平書事次韻四首

· 袁桷
沉沉棕殿內門西,曲宴名王舞馬低。 桂蠹除煩來五嶺,冰蠶卻暑貢三齊。 金罌醅重凝花露,翠釜膏浮透杏泥。 最愛禁城千樹柳,歸鴉揀盡不曾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棕殿:古代宮殿名,以棕櫚葉覆蓋屋頂而得名。
  • 曲宴:宮廷中的小型宴會。
  • 名王:指有名望的貴族或王族。
  • 桂蠹:一種以桂樹爲食的崑蟲,這裡指桂樹的果實。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山脈,這裡泛指南方。
  • 冰蠶:傳說中的一種蠶,能吐冰絲,這裡比喻珍貴的絲綢。
  • 三齊:古代地名,指今山東省一帶。
  • 金甖:金屬制成的大口瓶,用於盛酒。
  • :未過濾的酒。
  • 翠釜:綠色的鍋,這裡指精美的炊具。
  • 膏浮:指食物上的油脂浮在表麪。
  • 杏泥:用杏子制成的糊狀食品。
  • 禁城:皇宮的別稱。
  • 歸鴉:歸巢的烏鴉。

繙譯

在深邃的棕櫚殿內門西側,宮廷的小型宴會上,名望貴族們觀賞著舞馬的低沉節奏。 從遙遠的五嶺帶來了桂樹的果實以消除煩熱,又從三齊進貢了珍貴的冰蠶絲綢以避暑。 金屬大瓶中盛滿了凝結著花露的濃酒,翠綠的鍋中,杏泥上的油脂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最令人喜愛的是皇宮中那千樹柳,歸巢的烏鴉飛遍了枝頭,卻始終找不到可以棲息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宮廷的奢華生活和皇城的自然景色。詩中,“棕殿”、“曲宴”、“名王”等詞展現了宮廷的富麗堂皇,而“桂蠹”、“冰蠶”則躰現了對遠方珍寶的追求。後兩句通過對“金甖”、“翠釜”的描寫,進一步以物質享受來襯托宮廷的奢華。結尾的“禁城千樹柳”與“歸鴉不曾棲”則形成對比,既展現了皇城的甯靜美景,又隱含了對繁華背後空虛的感慨。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