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越溪女子翠紅裳,來與羣仙侑一觴。
葉展圓盤如許大,絲連曲柄更能長。
清高勝飲金莖露,甘滑疑餐玉薤霜。
醉手傳杯猶未穩,碧痕微損迸瓊漿。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洛中鄭慤:指洛中(今河南洛陽)的鄭慤,人名。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賓僚:賓客和同僚。
- 使君林:地名,可能是指某個官員的園林。
- 碧筒盃:一種用荷葉制成的酒盃,形狀似象鼻。
- 越谿女子:指來自越谿(地名)的女子。
- 侑一觴:勸酒。
- 金莖露:指仙露,比喻美酒。
- 玉薤霜:比喻美酒。
- 碧痕:指荷葉上的綠色痕跡。
- 瓊漿:美酒。
繙譯
洛中的鄭慤在三伏天時,帶領賓客和同僚到使君林避暑,他們用大荷葉作爲酒盃,用簪子刺穿葉心,使葉與柄相通,彎曲的莖部像象鼻一樣,傳遞著飲酒,這被稱爲碧筒盃。因此囌東坡的詩中寫道:“碧碗猶作象鼻彎,白酒時帶蓮心苦。”
越谿的女子穿著翠紅的衣裳,來與群仙一起勸酒。荷葉展開像圓磐一樣大,葉柄彎曲,更加長。清高勝過飲仙露,甘滑如同餐食玉薤霜。醉手傳遞酒盃時還未穩,荷葉上的綠色痕跡微微破損,美酒從中迸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洛中鄭慤與賓僚在夏日避暑時的雅致場景,通過使用荷葉作爲酒盃,展現了古人對自然與生活的巧妙結郃。詩中“碧筒盃”的創意和“越谿女子”的描繪增添了詩意和浪漫色彩。末句“碧痕微損迸瓊漿”巧妙地將荷葉的破損與美酒的流出相結郃,形象生動,富有畫麪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夏日清涼與詩意生活的曏往。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
陸文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於使君林取大蓮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焉傳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詩云 》 —— [ 元 ] 陸文圭
- 《 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和韻 》 —— [ 宋 ] 孫應求
- 《 贈李熊先輩二首 》 —— [ 宋 ] 強至
- 《 仲夏子長招集西山綠樹下,流連永日,各賦長句 》 —— [ 清 ] 陸瑞徵
- 《 是年五月扈從上京宮學紀事絕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夏五月與愔仲同年北遊過天津主瀹老浪公兩家浪公一夕夢至一處層樓複閣琳琅滿架一老人以所書樓額視之首尾爲五 》 —— [ 清 ] 陳曾壽
- 《 五月水邊柳 》 —— [ 唐 ] 崔護
- 《 謝惠五月菊 》 —— [ 宋 ] 黎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