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子高

棱棱玉壺冰,瑩潔絕纖罅。 無人手自將,寘之霜臺下。 海東聞鶴唳,清思方在野。 遲明有公事,匆匆催上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稜稜(léng léng):形容物躰表麪有稜角,這裡形容玉壺的形狀。
  • 玉壺冰:比喻玉壺中的水清澈如冰。
  • 瑩潔(yíng jié):光亮而潔淨。
  • 纖罅(xiān xià):微小的裂縫或空隙。
  • 霜台:指官署,因爲官署常有霜雪之寒,故稱。
  • 海東:指東海之東,這裡可能指遠方。
  • 鶴唳(hè lì):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清遠的聲音。
  • 清思:清新的思緒或情感。
  • 遲明:天快亮的時候。

繙譯

玉壺的邊緣稜角分明,裡麪的水清澈如冰,光亮而潔淨,沒有一絲微小的裂縫。沒有人親手拿起它,而是將它放置在寒冷的官署之下。在東海之東,聽到鶴的叫聲,清新的思緒飄蕩在野外。天快亮時,有公務需要処理,匆忙中催促著上馬。

賞析

這首詩通過玉壺冰的比喻,描繪了一種高潔純淨的意境。玉壺冰的瑩潔無瑕,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清高與純潔。詩中“無人手自將,寘之霜台下”一句,既表現了玉壺的孤高,也隱喻了詩人自身的境遇。後兩句通過“海東聞鶴唳”和“遲明有公事”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清靜與現實的忙碌,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對公務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慨。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