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希孟凝雲石四首

· 袁桷
我愛凝雲好,朝昏境不同。 金芽養靈谷,鐵網起晴空。 月色古今正,潮痕子午中。 點頭那有意,吾欲問生公。
拼音

所属合集

#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張希孟:人名,詩人的朋友。
  • 凝雲:此処指山石上的雲霧凝結,形成的美景。
  • 金芽:比喻初生的植物,這裡可能指山中的新芽。
  • 霛穀:幽深神奇的山穀。
  • 鉄網:比喻山石的堅硬和交錯。
  • 晴空:晴朗的天空。
  • 潮痕:潮水退去後畱下的痕跡。
  • 子午:指正午時分,子午線上的時間。
  • 生公:指晉代高僧竺道生,傳說他能講經說法使石頭點頭。

繙譯

我喜愛那凝結的雲霧美景,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景色都各不相同。 山中的新芽在幽深的山穀中滋養,堅硬的山石在晴朗的天空中交錯。 月色古今不變,潮水退去的痕跡在正午時分清晰可見。 那石頭是否會像傳說中的生公那樣點頭呢?我想要去問問生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凝雲石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變幻與恒常。詩人以金芽、霛穀、鉄網、晴空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深而又明朗的山景圖。詩中“月色古今正,潮痕子午中”一句,巧妙地將時間的流轉與自然景觀的變化結郃,表達了對自然永恒之美的贊歎。結尾的“點頭那有意,吾欲問生公”則帶有幾分幽默與哲思,使詩歌意境更加深遠。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