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輔若晦南遊
天令中和春,錦花柳絲織。
江山回淑氣,車馬有行色。
問君今何之,白髮在高堂。
韔弓箙兩矢,出門志四方。
丈夫信有志,遊近不堪遠。
錫穴綆冷泉,館娃吊荒畹。
青青三吳道,急雨飄客衣。
縱無譏小草,恐有遺當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和春:春天氣候溫和,萬物復甦的時節。
- 淑氣:美好的氣息,指春天的氣息。
- 行色:出發前去旅行的樣子或神態。
- 高堂:指父母。
- 韔弓箙兩矢:韔(chàng),弓袋;箙(fú),箭袋;兩矢,兩支箭。這裏指裝備好弓箭,準備出行。
- 錫穴綆冷泉:錫穴,地名,指錫山;綆(gěng),汲水用的繩子;冷泉,清涼的泉水。
- 館娃:指美女。
- 畹: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十畝爲一畹。
- 三吳道:指江南地區的主要道路。
- 譏小草:譏,嘲笑;小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遺當歸:遺,留下;當歸,一種藥材,這裏比喻應當回家。
翻譯
春天到來,氣候溫和,萬物復甦,錦繡般的花朵和柳絲交織。江山的氣息變得美好,車馬準備出發,顯示出旅行的神態。
我問你今天要去哪裏,你的白髮父母還在家中。你裝備好弓箭,帶着兩支箭,決心出門闖蕩四方。
大丈夫確實有志向,即使遊歷近處也不覺得足夠遠。你將去錫山汲取清涼的泉水,或許還會在荒廢的畹地中吊念美人。
江南的道路上,急雨飄灑在旅客的衣襟上。即使沒有人嘲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草,恐怕你也會留下一些當歸,暗示着應當回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出發旅行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遠行的祝願和對歸家的期盼。詩中「錦花柳絲織」和「江山回淑氣」描繪了春天的美好,而「韔弓箙兩矢」則展現了友人的決心和勇氣。後文通過「錫穴綆冷泉」和「館娃吊荒畹」等意象,暗示了旅途的艱辛和可能的遭遇。最後,「縱無譏小草,恐有遺當歸」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來的期盼,體現了詩人深厚的友情和對家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