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分宜謝草廬行卷

袁曹官渡爭雌雄,荊州僑寄大耳翁。 涕流髀肉消不盡,試與元直遊隆中。 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 從容一曲樑甫吟,不覺將軍三枉駕。 室中屏人才數語,跨荊包益成鼎峙。 南陽陌上龍出雲,永安宮中魚得水。 古今成敗真郵傳,英傑千年不一見。 識拔端由品藻公,位置無嫌草茅賤。 山中謝客江煙昏,誰攜行卷到柴門。 手披康樂草廬賦,知是蘭庭佳子孫。 春塘柳禽成昨夢,炎興相業更誰論。 洞庭三江風浪奔,鯨魚出沒相吐吞。 何爲四方歸來些,山堂鶴怨能移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僑寄:暫時寄居。
  • 大耳翁:指劉備,因其耳朵大而得名。
  • 髀肉:大腿上的肉,這裏指因憂慮而消瘦。
  • 元直:徐庶的字,三國時期蜀漢的謀士。
  • 隆中:地名,諸葛亮隱居的地方。
  • 梁甫吟:古代楚地的一種歌謠,這裏指諸葛亮吟唱的歌。
  • 屏人:避開他人。
  • 跨荊包益:指劉備佔據荊州和益州。
  • 鼎峙:三足鼎立的局面。
  • 南陽陌上:南陽的道路上。
  • 永安宮:劉備在成都的宮殿。
  • 郵傳:傳遞,比喻歷史的變遷。
  • 品藻公:評價人物的公正。
  • 草茅賤:比喻出身卑微。
  • 康樂草廬賦:指謝靈運的《草廬賦》。
  • 蘭庭佳子孫:指有才華的後代。
  • 春塘柳禽:春天的池塘和柳樹上的鳥。
  • 炎興相業:指三國時期的政治事業。
  • 洞庭三江:指洞庭湖和長江、漢江、湘江。
  • 鯨魚出沒:比喻戰亂中的英雄人物。
  • 四方歸來些:從四面八方歸來。
  • 山堂鶴怨:山中的鶴鳴,比喻隱居者的哀怨。
  • 移文:改變文章的內容或風格。

翻譯

袁曹在官渡爭奪勝負,荊州暫時寄居着大耳翁劉備。眼淚和髀肉消瘦不盡,試着與徐庶遊歷隆中。隆中自有耕種的人,布衣抱膝坐在茅檐下。從容地吟唱一曲梁甫吟,不知不覺中將軍三次拜訪。室內避開他人只說了幾句話,跨荊州包益州形成鼎立之勢。南陽的道路上龍騰雲起,永安宮中魚得水。古今成敗如同郵傳,英傑千年難得一見。識拔人才端賴公正的品藻,位置不嫌出身卑微。山中謝客江煙昏暗,誰攜帶着行卷來到柴門。手披康樂草廬賦,知道是蘭庭有才華的後代。春塘柳禽成了昨日的夢,炎興相業更無人討論。洞庭湖和三江風浪奔涌,鯨魚出沒相互吞吐。爲何從四方歸來,山堂鶴怨能改變文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三國時期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顧,表達了對英雄人物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和比喻,如「大耳翁」、「隆中」、「梁甫吟」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功底。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無奈,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人文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一首優秀的歷史題材詩歌。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