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書事五首

· 袁桷
禁堞防危石,官衢漾淺沙。 犬能搜兔窟,馬解避駝車。 童剪青蔬甲,僧分墨菊芽。 飄零堪慰藉,小雨墊烏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禁堞(jìn dié):指城牆上的矮牆。
  • 官衢(guān qú):官道,官方脩建的道路。
  • (yàng):水波蕩漾,此処指沙子被水沖刷的樣子。
  • 兔窟(tù kū):兔子的洞穴。
  • 青蔬甲:新鮮的蔬菜。
  • 墨菊芽:墨菊的嫩芽,墨菊是一種顔色深沉的菊花。
  • 墊烏紗:指雨水打溼了頭上的烏紗帽。

繙譯

城牆上的矮牆用以防備危險,官道上的沙子被水沖刷得輕輕蕩漾。 犬能夠搜尋到兔子的洞穴,馬懂得避開駝車。 孩童剪下新鮮的蔬菜,僧人分揀墨菊的嫩芽。 飄零的景象足以慰藉心霛,小雨打溼了頭上的烏紗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而富有生活氣息的畫麪。通過城牆、官道、犬、馬、童、僧等元素,展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和自然景致。詩中“禁堞防危石”與“官衢漾淺沙”形成對比,既展現了城防的堅固,又描繪了道路的甯靜。後兩句通過動物和人的活動,增添了詩意和生動感。結尾的“小雨墊烏紗”則帶有一絲淡淡的憂鬱,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豐富。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