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北征車中二十日日與塵朝夕也歌以結之
別有氤氳一種吹,胎息於野盛於逵。陰陽昏曉相割劘,平原廣漠任爐錘。
地分馳道天爲涯,風拂徵旗日助麾。已遣晴雲下碧陲,還招霽靄上高陂。
爾乃爲情厭索居,連羣呼友向空嬉。相忘彼已俱謂誰,號召無聲會有期。
出入無時鄉莫知,行止隨程謾速遲。矯如龍遊自委蛇,逸先駿足愁奔追。
遠之有望近難窺,動亦何慮靜何思。直前不懼後不疑,薦歷嚴飆勢未衰。
掀騰火飆力相持,以遊八方莫籓籬。惟此衝衢盛紛披,造物於渠意有私。
分明遣此令途岐,隨緣佈置北南帷。閒情覷彼熱中悲,我今矢歌敢索疵。
塵不疲人人自疲,反顧煙顏亦其宜,更欲因之語後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酉: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氤氳:形容煙霧瀰漫的樣子。
- 逵:四通八達的大路。
- 割劘:割裂,分割。
- 馳道:古代供車馬快速行駛的道路。
- 霽靄:雨後天晴的雲霧。
- 陂:山坡。
- 索居:孤獨地生活。
- 委蛇:形容曲折蜿蜒的樣子。
- 駿足:指快馬。
- 籓籬:籬笆,比喻界限或障礙。
- 紛披:雜亂散開的樣子。
- 造物:指自然或命運。
- 岐:岔路。
- 覷:看,窺視。
- 疵:缺點,錯誤。
翻譯
癸酉年北行征途中,二十天裏每天與塵土爲伴,以歌作結。
有一種特別的氤氳之氣在田野中孕育,在大路上盛行。陰陽交替,早晚分割,平原廣闊,任由自然雕琢。
地面上有馳道,天空成爲邊界,風吹動徵旗,太陽似乎在助陣。已經讓晴朗的雲彩飄下天邊,又招來雨後的雲霧升上山坡。
因爲厭倦孤獨,與同伴呼朋喚友,在空中嬉戲。彼此忘記對方是誰,無聲中約定了相會的時刻。
出入無定時,故鄉不可知,行止隨行程,速度快慢隨意。矯健如龍遊,自然蜿蜒,快馬奔追也難以匹敵。
遠處可見,近處難窺,動時無憂,靜時無思。勇往直前,不懼後顧,經歷嚴寒,氣勢不減。
翻騰如火,力量相持,遊歷八方,不受籬笆限制。只有這衝衢大道,紛亂盛開,造物主似乎有所偏愛。
分明讓這條路分岔,隨緣佈置南北帷幕。閒情窺視那些熱心的人,感到悲哀。我現在唱歌,不敢挑剔。
塵土不使人疲倦,人自疲倦,回頭看看自己的面容,也是合適的,更想借此告訴後來的騎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征途中的景象與心情,通過自然景象的變換和旅途的艱辛,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與孤獨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氤氳」、「逵」、「割劘」等,展現了旅途的廣闊與多變。同時,通過對「索居」、「相忘彼已」等情感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人際關係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旅途的壯闊,也抒發了內心的複雜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