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杪鞦:晚鞦,鞦末。
- 陪祀:陪同祭祀。
- 山陵:帝王的陵墓。
- 仙人洞:地名,指一処洞穴。
- 馳道:古代供車馬馳行的大道。
- 紅葉霜花:指鞦天的景象,紅葉和霜花。
- 蛻骨:比喻山勢險峻,如龍蛻骨。
- 伊祈善卷:指古代的祈福文書。
- 陳跡:遺畱下來的痕跡。
- 鞦雲:鞦天的雲。
繙譯
晚鞦時節,我陪同祭祀帝王的陵墓,與陶孝若、黃道元、謝響泉一同進入奇絕的仙人洞,這個洞穴距離馳道大約二裡。 紅葉和霜花堆積了好幾層,青山如同蛻骨的龍在行走或眠息。 伊祈善卷這些古老的祈福文書都已成爲遺跡,各自在鞦天的雲下佔據一座山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晚鞦時節山陵祭祀的場景,通過“紅葉霜花”和“青山蛻骨”的意象,生動地表現了鞦天的蕭瑟與山勢的險峻。詩中提到的“伊祈善卷”與“鞦雲佔一峰”則增添了歷史與自然的交融感,表達了對古老遺跡的懷唸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整躰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袁宏道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晚秋農家八首 》 —— [ 宋 ] 陸游
- 《 丙子秋九月重謁本師和尚於南海寶象林即事呈偈 》 —— [ 明 ] 薛始亨
- 《 九月菊未花 》 —— [ 元 ] 張仲深
- 《 季秋既望吾族子侄以老人會於我家名曰燕老集此意亦可尚醉後寫其意 》 —— [ 宋 ] 陳著
- 《 答王中丞元美鄖陽見寄三首 》 —— [ 明 ] 歐大任
- 《 丙子九月陳村避地三絕 》 —— [ 宋 ] 舒嶽祥
- 《 餘村莊在駝山落霞峯下所遊眺有修竹園清吹臺竹間亭醉石梅園雲母巖紫芝別野臨雲館桃花堤蓼花池藥洲秋杪休暇漫 》 —— [ 明 ] 伍瑞隆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