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晦日暫厝五節百宜山中作秋招詩五首
魂兮舍我翔,何爲乎四方。
四方及山水,諒非魂所喜。
魂兮莫之東,終風多噎濛。
魂兮莫之南,炎土蔽飛嵐。
魂兮莫之西,流沙千里迷。
魂兮莫之北,燭龍銜霜逼。
魂兮莫之山,深林惡獸頑。
魂兮莫之海,巨壑狂波在。
魂兮從我歸,百歲豈相違。
魂兮歸去來,胡爲令我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
- 晦日: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 暫厝:暫時安放。
- 五節:可能是指五個節日或五個特定的日子。
- 百宜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秋招:秋天的召喚或邀請。
- 噎濛:形容天氣陰沉,霧氣濛濛。
- 炎土:炎熱的土地。
- 飛嵐:飛舞的霧氣。
- 流沙:沙漠中隨風流動的沙子。
- 燭龍:神話中的龍,能吐火照明。
- 銜霜:口中含着霜,形容寒冷。
- 惡獸:兇猛的野獸。
- 巨壑:深邃的溝壑。
- 狂波:洶涌的波浪。
翻譯
在秋天的最後一天,我暫時安放在百宜山中,寫下這秋天的召喚詩五首。
靈魂啊,你爲何要離開我飛翔四方? 無論是四方還是山水,我想那都不是你喜歡的。
靈魂啊,不要向東去,那裏終日風大,天色陰沉。 靈魂啊,不要向南去,那炎熱的土地上,飛舞的霧氣遮蔽了視線。 靈魂啊,不要向西去,流沙千里,讓人迷失方向。 靈魂啊,不要向北去,燭龍口中含霜,逼人寒冷。
靈魂啊,不要去深山,那裏有兇猛的野獸。 靈魂啊,不要去大海,巨壑中洶涌的波浪在等待。
靈魂啊,跟隨我回家吧,難道百年的時光我們就要分離? 靈魂啊,歸來吧,爲何要讓我如此哀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靈魂的深切呼喚和挽留。詩人通過對四方、山水、深山、大海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形象地展現了靈魂可能面臨的困境和危險,以此來勸說靈魂不要離開,跟隨自己回家。詩中充滿了對靈魂的關愛和對離別的哀傷,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比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十七晚抵樂民是夜宿所內舊棲悽然有述 》 —— [ 明 ] 郭之奇
- 《 花枝歸客園花似笑似憐又似有所思詩以解之 》 —— [ 明 ] 郭之奇
- 《 來札有一葦恣泊江魚嘗新之語乃餘舟中景則大不然也因移就小舟極夜之力至皖江擬即就道兼赴先以詩謝 》 —— [ 明 ] 郭之奇
- 《 四月一日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庚午冬虜儆烽傳溯流金陵約同假曹方姚陳諸子北上俱以散館尚遙深居念獨行不可於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紀懷詩十首 其三 摽梅 》 —— [ 明 ] 郭之奇
- 《 民風 》 —— [ 明 ] 郭之奇
- 《 永城王邀同贊伯宴郊外別墅墅中環亭爲池池荷留秋秋宵遲客兩悠然也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三月三十夜與承之偕二兄小酌計春已去十有三日議各取平上去入之十三韻爲五絕以紀事上平十三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