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綱

圍城主戰一書生,南渡公來庶可成。 十事何當留僭僞,千言那得罷和盟。 霄宮已廢軍民政,寧寺徒興卉木情。 一代偉人空濩落,陳歐熱血豈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圍城:指被敵軍包圍的城市。
  • 南渡:指從北方逃往南方。
  • 十事:指十件重要的事情。
  • 僭僞:指非法或不正當的行爲。
  • 和盟:指和平的盟約。
  • 霄宮:指天上的宮殿,比喻朝廷。
  • 軍民政:指軍事、民政事務。
  • 寧寺:指寧靜的寺廟,比喻安寧之地。
  • 卉木情:指對花草樹木的情感,比喻對自然的熱愛。
  • 偉人:指傑出的人物。
  • 濩落:指空曠、荒涼。
  • 陳歐:指陳勝和歐陽修,兩位歷史人物。
  • 熱血:指熱情、激情。

翻譯

一個書生主持戰鬥保衛被圍困的城市,南渡之後,他的到來似乎可以帶來成功。十件重要的事情何時才能擺脫非法的行爲,千言萬語又怎能輕易放棄和平的盟約。天上的宮殿已經廢棄了軍事和民政事務,寧靜的寺廟徒然興起對花草樹木的情感。一代傑出的人物空留荒涼,陳勝和歐陽修的熱血激情又怎能平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事件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詩中,「圍城主戰一書生」和「南渡公來庶可成」反映了詩人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轉折點的關注。而「十事何當留僭僞」和「千言那得罷和盟」則表達了對時局混亂和和平破裂的憂慮。最後,「一代偉人空濩落」和「陳歐熱血豈堪平」則抒發了對英雄逝去和歷史無法挽回的悲愴。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歷史洞察力。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