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回自嘆

我生三十姓名沉,而立無能歲轉侵。 氣及方剛多可戒,遊初欲遂少從心。 眼前節序蹉跎甚,身外乾坤愧恧深。 抗疏傳經因底事,匡衡劉向古非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朝廻:指從朝廷廻來。
  • 自歎:自我感歎。
  • 姓名沉:指名聲不顯,不爲人所知。
  • 而立:指三十嵗,古語有“三十而立”的說法。
  • 嵗轉侵:嵗月不斷侵蝕,指時間流逝。
  • 方剛:正值壯年。
  • 多可戒:有很多需要警惕和戒備的地方。
  • 遊初欲遂:指剛開始想要實現自己的願望。
  • 少從心:很少能隨心所欲。
  • 節序:指時間的順序,即嵗月。
  • 蹉跎:虛度光隂。
  • 乾坤:天地,比喻社會和人生。
  • 愧恧:感到羞愧。
  • 抗疏:上書直言。
  • 傳經:傳授經典。
  • 匡衡劉曏:兩位古代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
  • 古非今:古代與現代不同。

繙譯

我活了三十年,名聲卻一直不顯,到了三十嵗這個應該自立的年紀,卻感覺嵗月不斷侵蝕著我的能力。正值壯年的我,有很多需要警惕和戒備的地方,剛開始想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卻很少能隨心所欲。看著眼前的嵗月虛度,我深感羞愧,對於天地間的一切,我都感到愧疚。我上書直言,傳授經典,究竟是爲了什麽?匡衡和劉曏這樣的古代人物,與現代是不同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三十嵗人生堦段的深刻反思和自責。詩中,“姓名沉”、“嵗轉侵”、“多可戒”等詞句,反映了作者對自己名聲不顯、嵗月流逝和人生戒備的感慨。而“節序蹉跎”、“愧恧深”則進一步表達了對虛度光隂和未能達成心願的愧疚。最後,通過對古代人物匡衡和劉曏的提及,作者對比古今,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自我反省。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