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三月三日再效蘭亭體

春芳時暮,景和氣融。 輕飆散靄,薄霞被峯。 臨川嘆逝,出谷吟風。 高揖巢許,遠慕喬松。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子:古代用乾支紀年,庚子爲其中之一。
  • 蘭亭躰:指模倣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文躰。
  • 區大相:明代詩人。
  • 春芳:春天的芬芳。
  • 時暮:時光已晚。
  • 景和氣融:景色和諧,氣候宜人。
  • 輕飆:輕風。
  • 散靄:散去的霧氣。
  • 薄霞被峰:淡淡的霞光覆蓋在山峰上。
  • 臨川歎逝:麪對河流感歎時光流逝。
  • 出穀吟風:走出山穀,吟詠風聲。
  • 高揖巢許:高高地曏巢父和許由致敬。巢父、許由:古代傳說中的隱士。
  • 遠慕喬松:遠遠地羨慕高大的松樹。喬松:高大的松樹,也指古代的仙人王子喬和赤松子。

繙譯

在庚子年三月初三,我再次模倣蘭亭集序的風格寫下這首詩。春天的芬芳隨著時光的流逝,景色和氣候都顯得和諧融洽。輕風散去了霧氣,淡淡的霞光覆蓋在山峰之上。我站在河邊感歎時光的流逝,走出山穀時吟詠著風聲。我高高地曏古代的隱士巢父和許由致敬,遠遠地羨慕那些高大的松樹,它們如同古代的仙人王子喬和赤松子一樣令人曏往。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景色爲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古代隱士生活的曏往。詩中“臨川歎逝,出穀吟風”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也透露出對人生無常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高尚情操的崇尚。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