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吳門市贈龐尉

君不見梅尉昔遊吳門市,本是南昌隱君子。暫埋名姓市廛中,曾抗封章漢廷裏。 吳門一鶴唳華亭,君其乘之朝太清。不嫌三黜官仍小,更作千秋吏隱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梅尉:指梅福,西漢末年人,曾爲南昌尉,後隱居。
  • 南昌隱君子:指梅福,他原是南昌的官員,後隱居不仕,故稱“隱君子”。
  • 暫埋名姓市廛中:暫時隱藏自己的真實姓名在市井之中。
  • 抗封章漢廷裡:在漢朝朝廷中敢於直言進諫。
  • 一鶴唳華亭:比喻高潔的志曏或清高的行爲。
  • 乘之朝太清:指乘著仙鶴飛曏天界,比喻陞官或得到重用。
  • 三黜官仍小:多次被貶官,但官職仍然不高。
  • 吏隱名:指在官場中保持隱逸之士的名聲。

繙譯

你難道沒聽說過梅福曾在吳門市遊歷嗎?他本是南昌的隱逸君子。他暫時隱藏自己的真實姓名在市井之中,曾在漢朝朝廷中敢於直言進諫。

吳門市有一衹鶴在華亭上鳴叫,梅福乘著它飛曏天界朝見天帝。他雖然多次被貶官,但官職仍然不高,卻更能在官場中保持隱逸之士的名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追憶梅福的生平事跡,贊頌了他不畏權貴、保持清高品性的精神。詩中“梅尉昔遊吳門市”一句,即點明了梅福的隱逸身份和他在吳門市的遊歷經歷。後文通過“暫埋名姓市廛中”和“抗封章漢廷裡”的對比,突出了梅福在隱逸與仕途之間的抉擇和堅持。最後兩句則以仙鶴爲喻,表達了梅福雖屢遭貶謫,但仍保持高潔志曏和隱逸名聲的堅定信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梅福的人格魅力和作者對他的敬仰之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