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岡入京

· 陶益
祖帳三城路,春風萬里程。 王孫俄已別,芳草若爲情。 麗日生書劍,垂柳拂旆旌。 長安憐得意,遮莫馬蹄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祖帳:古代送行時設在路旁的帳篷,用以餞別。
  • 三城路:指送行的路程,三城可能指具體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這裏指李中岡。
  • 芳草:這裏比喻離別時的情感。
  • 麗日:明媚的陽光。
  • 垂柳:柳樹,常用來象徵離別。
  • 旆旌:古代旗幟的一種,這裏指送行時的旗幟。
  • 長安:古代都城,這裏泛指京城。
  • 遮莫:儘管,任憑。

翻譯

在三城路旁設下送行的帳篷,春風伴隨着萬里的旅程。 貴族子弟突然間已經離去,芳草又怎能表達我的情感。 明媚的陽光照耀着書劍,垂柳輕拂着送行的旗幟。 遙想京城的得意景象,儘管馬蹄輕快,也難以掩飾心中的留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時的深情與不捨。詩中,「祖帳三城路」和「春風萬里程」形成了空間與時間的對比,突出了離別的遙遠與漫長。通過「王孫」與「芳草」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對象的深厚情感。後兩句則通過「麗日」、「垂柳」等自然景象,以及對京城的遐想,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