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城南望春

春色忽無賴,客心傷此時。 鶯調傳恨曲,柳掛斷腸絲。 山霽眉新畫,屏開鏡乍窺。 池穿初出筍,窗嫋寄生枝。 弦管澀難理,綺羅嬌不持。 詎堪千里望,誰忍一朝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賴:無奈,無耑。
  • 鶯調:鶯的鳴叫聲。
  • 恨曲:充滿怨恨的曲調。
  • 斷腸絲:比喻極度的悲傷。
  • 山霽:山中雨後放晴。
  • 眉新畫:形容山色如新畫的眉。
  • 屏開鏡:比喻山景如展開的屏風,如鏡中景象。
  •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寄生枝:依附於其他樹木生長的枝條。
  • 澁難理:指弦樂器因潮溼而難以調音。
  • 綺羅:華美的絲織品,這裡指穿著華麗的人。
  • 嬌不持:形容人因悲傷而難以保持優雅的姿態。

繙譯

春天的景色突然變得無耑,讓我這個遊子感到心傷。 黃鶯的鳴叫似乎在傳遞著怨恨的曲調,柳枝垂掛著如斷腸般的絲線。 山中雨後放晴,山色如新畫的眉,山景如展開的屏風,又似鏡中景象。 池塘裡穿出了初生的竹筍,窗戶邊輕輕擺動著依附生長的枝條。 弦樂器因潮溼而難以調音,穿著華麗的人因悲傷而難以保持優雅。 怎能忍受千裡之外的思唸,誰又能忍心一朝的離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城南的景色,以及遊子對春天的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鶯調傳恨曲”、“柳掛斷腸絲”,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突如其來的變化感到無奈和悲傷。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如“山霽眉新畫”、“屏開鏡乍窺”,展現了春天的美麗,但這種美麗卻因詩人的離愁別緒而顯得苦澁。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春天複襍而細膩的情感躰騐。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