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聖皇太后聖節朝賀

璚宮瑞靄接層臺,天子承歡龍袞來。 長樂慈雲仙仗曉,坤闈御氣曙鍾開。 玉桃先發宜春苑,瑤水重添獻壽杯。 幸從九重稱慶畢,方隨萬國頌恩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璚宮(qióng gōng):指皇宮。
  • 瑞靄(ruì ǎi):吉祥的雲氣。
  • 層台(céng tái):高台。
  • 龍袞(lóng gǔn):古代帝王的禮服。
  • 長樂(cháng lè):指長樂宮,漢代宮殿名,後泛指皇宮。
  • 慈雲(cí yún):比喻皇帝的恩澤。
  • 仙仗(xiān zhàng):指皇帝的儀仗。
  • 坤闈(kūn wéi):指皇後的宮室。
  • 禦氣(yù qì):指皇帝的氣息或氣象。
  • 曙鍾(shǔ zhōng):黎明的鍾聲。
  • 玉桃(yù táo):傳說中的仙果,比喻珍貴的禮物。
  • 宜春苑(yí chūn yuàn):古代皇家園林名。
  • 瑤水(yáo shuǐ):美玉般的水,比喻美酒。
  • 獻壽盃(xiàn shòu bēi):祝壽的酒盃。
  • 九重(jiǔ chóng):指皇宮,也指皇帝。
  • 頌恩(sòng ēn):歌頌皇帝的恩德。

繙譯

皇宮中吉祥的雲氣繚繞著高台,天子穿著龍袍,滿懷喜悅地前來。 長樂宮中,皇帝的恩澤如仙境般的儀仗在清晨顯得格外莊嚴,皇後的宮室在黎明的鍾聲中開啓。 玉桃在宜春苑中首先綻放,美酒如瑤水般被用來獻上祝壽的酒盃。 慶幸的是,在皇宮中慶祝完畢後,我們隨著萬國一起歌頌皇帝的恩德而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朝時期皇太後聖節朝賀的盛大場景。詩中通過“璚宮瑞靄”、“龍袞”、“仙仗”等詞滙,展現了皇宮的莊嚴與神秘,以及皇帝的尊貴。同時,“長樂慈雲”、“坤闈禦氣”等表達了皇帝對皇太後的尊敬與祝福。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皇家慶典的盛況和皇權的威嚴。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