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贈丁元父給諫

謫官嵩山陽,山深意不俗。 巖扉時自開,雲構何常卜。 隱几見少室,三花媚林麓。 簿書展長鬆,印綬掛深竹。 山僧似定猿,吏人偶馴鹿。 搴霞上高嶺,採秀入幽谷。 覽古將軍樹,息蓋帝休木。 石泉夜雨聲,數寸階苔綠。 自關道氣清,豈受塵網束。 正直神不欺,幽閒理自足。 時有箕潁人,相過論心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謫官:被貶謫的官員。
  • 嵩山陽:嵩山的南面。
  • 雲構:高聳入雲的建築。
  • 隱几:隱居時所用的矮桌。
  • 少室:嵩山的一部分,指少室山。
  • 三花:指山中的三種花,也可能是指嵩山的三座山峯。
  • 簿書:文書工作。
  • 印綬:官員的印章和綬帶,象徵官職。
  • 定猿:比喻靜坐不動的僧人。
  • 馴鹿:馴養的鹿,比喻溫順的吏人。
  • 搴霞:摘取雲霞,比喻登高。
  • 採秀:採集美麗的花草。
  • 將軍樹:可能指山中的一種大樹,也可能是比喻性的說法。
  • 帝休木:神話中的樹名,此處可能指山中的古樹。
  • 階苔綠:臺階上的青苔。
  • 道氣:道教中的精氣神。
  • 塵網:塵世的束縛。
  • 箕潁人:指隱士,箕山和潁水是古代隱士常去的地方。

翻譯

被貶謫到嵩山的南面,山深之處意趣不俗。 巖扉時常自行開啓,高聳的建築何須預先規劃。 隱居時所用的矮桌上,可見少室山的美麗,三種花兒在林間山麓嫵媚動人。 文書工作在長松下展開,官職的象徵掛在深竹上。 山僧靜坐如定猿,吏人溫順似馴鹿。 摘取雲霞登上高峯,採集美麗的花草進入幽谷。 觀覽古樹如將軍般威武,停歇在神話中的帝休木下。 夜晚石泉中雨聲潺潺,臺階上青苔只有數寸綠。 自然關照着清新的道氣,不受塵世的束縛。 正直的神靈不會欺騙,幽閒的生活自有滿足。 時常有隱士來訪,相聚討論心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被貶謫的官員在嵩山南面的隱居生活,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束縛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三花媚林麓」、「石泉夜雨聲」,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通過對山僧和吏人的比喻,以及對隱士的提及,進一步強化了隱居生活的寧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