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對月敘懷

零露靡百草,素節漸爲霜。 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 上枝蔭瓊宇,下枝神鵲翔。 吳剛小兒輩,持斧莫輕戕。 玉兔搗靈藥,千載祕其方。 嫦娥顧而笑,天風落霓裳。 我欲按此曲,因之寄異鄉。 異鄉不可致,凝思結中腸。 徘徊覽明月,河漢永相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零露:細小的露水。
  • :覆蓋。
  • 素節:指秋季。
  • 宛宛:彎曲的樣子。
  • 瓊宇:指天空。
  • 神鵲:傳說中的鵲神,能帶來好運。
  • 吳剛:中國神話中的人物,因犯罪被罰在月宮砍伐桂樹。
  • (qiāng):傷害。
  • 玉兔:月宮中的玉兔,傳說中搗藥的動物。
  • 嫦娥:中國神話中的月宮仙子。
  • 霓裳:彩虹般的衣裳,指嫦娥的服飾。
  • 按此曲:指演奏或創作這首曲子。
  • 異鄉:他鄉,外地。
  • 凝思:深思。
  • 河漢:銀河。

翻譯

細小的露水覆蓋了百草,秋意漸濃,霜也開始出現。 月亮中的桂樹彎曲而美麗,孤獨地散發着芬芳。 上枝遮蔽着天空,下枝有神鵲飛翔。 吳剛這樣的小輩,不要輕易用斧頭傷害它。 玉兔在搗制神奇的藥物,千年來祕方不爲人知。 嫦娥看着這一切微笑,天風吹落了她彩虹般的衣裳。 我想要演奏這首曲子,藉此表達對異鄉的思念。 異鄉難以到達,深思熟慮讓我心結。 我徘徊着觀賞明月,銀河永遠相望。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中秋夜的月亮爲背景,通過對月宮中桂樹、玉兔、嫦娥等神話元素的描繪,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宛宛月中桂,孤高徒自芳」描繪了桂樹的孤獨與高潔,而「玉兔搗靈藥,千載祕其方」則增添了神祕色彩。最後,「徘徊覽明月,河漢永相望」則抒發了對家鄉的無限眷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中秋詩篇。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