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閏二月對雨

· 陶益
樓前曉望雨如絲,莽莽天涯感舊詩。 秦苑霧煙迷野徑,漢城鐘鼓漏江湄。 羣飛水鳥心偏逐,短綴藤蓑手自持。 田父到來歡對語,好春從閏不妨遲。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閏二月:農曆中的閏月,即在正常月份之外額外增加的一個月。
  • 莽莽:形容廣闊無邊。
  • 秦苑:指古代秦國的園林。
  • 漢城:指古代漢朝的都城。
  • 鐘鼓:古代用於報時的鐘和鼓。
  • 江湄:江邊。
  • 短綴:短小的裝飾物。
  • 藤蓑:用藤條編織的蓑衣,用於防雨。
  • 田父:對農民的尊稱。
  • 好春:美好的春天。
  • :指閏月。

翻譯

樓前清晨眺望,細雨如絲,廣闊的天涯讓我想起舊時的詩句。秦國的園林中霧氣瀰漫,野徑難辨,漢朝的都城鐘鼓聲在江邊響起。水鳥羣飛,心中不禁追隨,我手持着短小的藤蓑衣。與田間的老人相遇,歡快地交談,美好的春天因爲閏月而遲來,也無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壬申年閏二月的雨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雨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圍。詩中「樓前曉望雨如絲」一句,以絲喻雨,形象生動,表達了雨的細膩與綿長。後文通過對秦苑、漢城的描繪,融入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同時「羣飛水鳥」和「短綴藤蓑」則增添了生活的氣息。結尾與田父的對話,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期待。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