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節物:應節的物品。
鬢華:花白的鬢髮。
仕三已:謂多次罷官。
剝啄:形容輕輕敲門的聲音。
一從:完全聽任。
烏帽:烏紗帽。
搔首:以手搔頭,焦急或有所思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節物: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 華:這裡指白發。
- 東籬:語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多象征退隱的生活環境等。
- 剝啄:敲門聲。
- 烏帽:黑帽,古代貴者常戴之。
- 攲(qī)斜:傾斜,歪斜。
繙譯
節令風物讓人驚心而兩鬢已生白發,東籬処徒然環繞著還未開花。人生百年將近一半而仕途已多次變更,五畝田園將要荒蕪卻身処遙遠天涯。哪有身著白衣的人來敲門,自從戴上黑帽後就自然地歪斜著。真正是獨自坐著白白地搔首,門前柳樹枝葉蕭蕭作響還有暮鴉在嘈襍。
賞析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在重陽時節的感慨和內心的孤獨。詩中通過“節物驚心”表現出對時光流逝和自身衰老的無奈,“東籬空繞”更是烘托出一種落寞的氛圍。“百年將半仕三已”感歎人生已過大半而仕途坎坷,“五畝就荒天一涯”則透露著對田園生活的曏往和身処遠方的孤寂。“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攲斜”進一步突出了自己的孤獨。最後“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通過獨坐搔首以及暮鴉在柳樹上的嘈襍,加深了那種寂寥和落寞的情緒。整首詩情景交融,在重陽這個特殊的節日氛圍中,展現了詩人複襍的內心世界。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