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履:人名,即詩中的小兒。
- 饒庠:地名,指饒州(今江西省上饒市)的學府。
- 晦冥:昏暗。
- 因循:沿襲,守舊不變。
- 學道:學習道德、學問。
- 乾時:謀求時運。
- 函丈:古代對老師的尊稱。
- 立雪:成語“立雪求道”,比喻求學的決心和毅力。
- 客氈:旅行時鋪在地上的氈子,這裡指旅途的艱辛。
- 論冰:比喻談論冷酷無情的事情。
- 萬間大庇:指宏偉的建築,比喻宏大的志曏或庇護。
- 棟楹:房屋的梁柱,比喻重要的地位或支撐。
繙譯
風雨驟至,前江變得昏暗,江船即將出發,夜晚點亮了燈籠。 因循守舊地學習道德學問,卻因時運不濟而顯得笨拙,辛苦地帶著家人逆流而行。 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容學習,即使旅途艱辛也不談論冷酷無情的事。 我雖有宏大的志曏,但官捨簡陋,又何須歎息沒有重要的支撐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小兒元履攜家赴任饒庠的情景,通過風雨、夜燈等意象,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學道的決心。詩中“因循學道乾時拙”反映了作者對時運不濟的無奈,而“函丈從容還立雪”則展現了求學的堅定和毅力。最後兩句“萬間大庇非無志,官捨何嗟未棟楹”表明了作者雖有宏大志曏,但麪對簡陋的官捨,仍能保持豁達的心態,不以物質條件爲憂,躰現了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