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邊蓮

風漪晴織藕絲牽,一撚胭脂廢獨妍。 芳澤久嫺蘇蕙藻,彩霞分絢薛濤箋。 三秋碧水瑤臺月,十丈華峯玉井煙。 何處扁舟從太乙,靚妝搖落素馨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漪:風吹水面形成的波紋。
  • 晴織:晴朗天空下的編織,這裏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一撚:輕輕一捏。
  • 胭脂:紅色顏料,常用於化妝。
  • 廢獨妍:雖然廢棄但依然美麗。
  • 芳澤:芳香的潤澤,比喻美好的文采或德行。
  • 蘇蕙藻:蘇蕙,東晉女詩人,以才情著稱;藻,指文采。
  • 彩霞:彩色的雲霞。
  • 薛濤箋:薛濤,唐代女詩人,箋,指書信或詩箋。
  • 三秋:指秋季的三個月,或指深秋。
  • 碧水:清澈的水。
  • 瑤臺: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玉井:神話中的井,常與瑤臺並提。
  • 華峯:美麗的山峯。
  • 扁舟:小船。
  •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
  • 靚妝:美麗的妝扮。
  • 素馨田:素馨,一種花;田,這裏指花田。

翻譯

風輕輕吹過水麪,形成波光粼粼的景象,彷彿是晴朗天空下的編織。輕輕一捏,那廢棄的紅色胭脂依舊美麗動人。她的文采如同蘇蕙般嫺熟,彩霞般的絢爛如同薛濤的詩箋。深秋的碧水映照着瑤臺上的月光,華峯上的玉井煙霧繚繞。不知何處的小船載着太乙神仙,美麗的妝扮在素馨花田中搖曳生姿。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通過對風漪、胭脂、芳澤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深秋時節的靜謐與美麗。詩中融入了對蘇蕙和薛濤的讚美,以及對瑤臺、玉井等神話元素的想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神祕。結尾處的扁舟、太乙和素馨田,更是以一種夢幻般的筆觸,勾勒出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圖景。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