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夕:即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 藩伯:古代對地方官的尊稱。
- 南園: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智上人:對佛教僧人的尊稱,智爲其法號。
- 區懷年:明代詩人。
- 鳴珂:馬勒上的裝飾品,行走時發出聲響,這裏指馬匹。
- 華筦:華美的管樂器。
- 玉缸:指酒器。
- 浮蟻:酒面上的泡沫,代指酒。
- 碧欄:青綠色的欄杆。
- 徵詩:徵集詩歌。
- 雲衲:僧衣,這裏指僧人。
- 翠蛾:美女的眉毛,這裏指美女。
- 衝泥:踏着泥濘。
- 嚴城:戒備森嚴的城池。
翻譯
春風輕拂南陌,馬勒上的裝飾品緩緩鳴響,春水池亭間,帶着細雨緩緩流過。華美的管樂器與玉製的酒器中,酒面上的泡沫清澈,青綠色的欄杆旁,芳樹下暮色中的鶯鳥衆多。在石畔徵集詩歌,牽動着僧人的衣袖,選技於花前,美女們紛紛出現。不要驚訝于歸途匆匆,踏着泥濘,戒備森嚴的城池中,燈火通明的夜晚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在南園的聚會場景,通過春風、春水、華筦、玉缸等意象,展現了節日的喜慶與熱鬧。詩中「徵詩石畔牽雲衲,選技花前出翠蛾」一句,巧妙地將文化活動與美景、美人相結合,增添了詩意與浪漫。結尾的「嚴城燈火夜如何」則留下懸念,引人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