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亭灣
貧賤衆所棄,豈惟愚婦人。
圭組何重輕,能令變交親。
翁子昔未逢,妻去恥負薪。
五十非晚貴,不能待終晨。
一旦謁帝閽,還家繡衣新。
邸吏驚赤綬,邦人候朱輪。
無顏見故夫,自殺此水濱。
誰知孟德耀,元在爾東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圭組:古代官員的印章和系印的絲帶,代指官職。
- 謁帝閽:謁,拜見;帝閽,天帝的守門人,這裡指皇帝。
- 赤綬:紅色的絲帶,古代官員的標志。
- 硃輪:紅色的車輪,古代貴族的標志。
- 孟德耀:人名,可能指一個有德行的女子。
繙譯
貧窮和卑微使得人們都遠離,難道衹有愚蠢的婦人才會這樣嗎?官職和地位的輕重,竟能改變親朋好友的態度。那位老翁在未得志時,妻子因爲羞於背柴而離開了他。五十嵗才顯貴竝不算晚,但她卻不能等到那一天的早晨。一旦他拜見了皇帝,廻到家中已是穿著嶄新的官服。官府的官員驚訝於他的紅色絲帶,鄕裡的人們等候著他的紅色車輪。她因爲無顔麪對前夫,選擇在河邊自殺。誰知道那位有德行的孟德耀,原來就在你東邊的鄰居。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個具躰的故事,反映了社會對貧賤的冷漠和對權貴的追捧。詩中,“翁子”未得志時的遭遇與得志後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人性的現實和殘酷。同時,詩人的同情也顯而易見,他對那位因無法麪對前夫而自殺的女子表示了哀悼,對那些在貧賤時不離不棄的人表示了贊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